物候錯配、家園“變形”……氣候變化正重塑動物生存圖景

文章來源:中國氣象報張嘉赫2025-10-20 10:40

本期觀點:
 
氣候變化不只是遙遠的極地故事,它正悄然改寫每一個物種的命運。
 
本期嘉賓:
 
國家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高源
 
氣候變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,影響著自然界的運行秩序。近日,英國與加拿大南極研究人員在《全球變化生物學》雜志上發(fā)表論文指出,氣候變暖已促使原分布于歐洲和太平洋的入侵物種——致密紋藤壺現(xiàn)身加拿大北極海域。這種藤壺易附著于船舶、管道等設施,引發(fā)生物污損問題,成為氣候變化驅動物種跨區(qū)域遷移的最新例證。
 
那么,氣候變化會對動植物構成哪些威脅?我們又能采取哪些措施減緩其影響?對此,本報記者采訪了國家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高源。
 
氣候變化擾亂自然節(jié)律
 
“自然界歷經千萬年的演化,形成了一套精密的時序系統(tǒng),千百年來萬物依此繁衍生息。然而,氣候變化正在打破這種平衡。”高源指出。
 
以候鳥為例,這類每年往返于繁殖區(qū)和越冬區(qū)之間的鳥類,是對環(huán)境變化最敏感的動物類群之一。它們的生存習慣、遷徙習性等均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。例如斑嘴鴨,由于渤海灣結冰期縮短,斑嘴鴨已從候鳥轉變?yōu)榱豇B。但這種適應性改變并非全然有利——它們可能成為本地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不穩(wěn)定因素,威脅其他本地鳥類或留鳥的生存。更令人擔憂的是那些仍堅持遷徙的候鳥,當它們感知溫暖提前抵達繁殖地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賴以生存的昆蟲尚未羽化,植物也未萌芽,這種“物候錯配”讓遠道而來的候鳥陷入“無食可覓”的困境。
 
北極的馴鹿同樣面臨危機。“在漫長的冬季,它們以被雪覆蓋著的草類、苔蘚和地衣為食,但氣候變暖導致冬季雨水在雪面結成冰層,使馴鹿難以覓食。”高源解釋:“食物缺乏導致馴鹿體型減小,而體重下降又會提高流產概率,嚴重影響其繁殖與生存。”
 
更深層的影響,發(fā)生在決定物種存續(xù)的遺傳密碼中。“對某些爬行動物而言,溫度是決定后代性別的關鍵。例如綠海龜,在溫暖環(huán)境下孵出的多為雌性,低溫則利于雄性誕生。”高源指出,雌性海龜增多短期內或許會讓產卵數(shù)量上升,但長期來看將導致性別比例失衡,嚴重阻礙種群繁衍。
 
動植物家園正在“變形”
 
當生命還在努力應對錯亂的時序時,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也在悄然改變。
 
對于北極熊、北極狼等體型較大的極地動物而言,海冰不僅是捕獵平臺,更是其休憩的家園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1979年至2012年間,北極海冰年平均覆蓋范圍每十年減少約3.5%至4.1%,相當于每十年減少45萬至51萬平方公里;夏季海冰最小覆蓋范圍每十年減少約9.4%至13.6%,即每十年減少73萬至107萬平方公里。為了覓食和休憩,北極熊需輾轉于北冰洋各個冰塊之間。正常情況下,北極熊能在水中游四十至五十公里,但隨著海冰大面積融化,它們不得不在開闊海域中長途跋涉,無處落腳的北極熊將很難在北極生活下去。
 
在南半球,另一個家園正在經歷著“褪色”之痛。珊瑚礁作為海洋中的“熱帶雨林”,養(yǎng)育著近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。但在今年8月,澳大利亞海洋學研究所發(fā)布報告指出,受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,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硬珊瑚覆蓋率出現(xiàn)大幅度下降。“國際珊瑚礁倡議”組織此前也曾表示,全球84%的珊瑚出現(xiàn)白化現(xiàn)象,而高溫是造成珊瑚白化的關鍵因素。
 
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復雜挑戰(zhàn),高源建議公眾從日常生活做起,匯聚點滴之力,如在日常生活中盡量調整能源消費方式,優(yōu)先選擇公共交通等綠色出行方式;減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,尤其是塑料制品,倡導自備購物袋、水杯、餐盒等,既緩解“白色污染”,也從源頭上減少塑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;減少食物浪費——食物在垃圾填埋場分解時會產生甲烷等溫室氣體。
 
氣候變化不只是遙遠極地的故事,它正悄然改寫每一個物種的命運,包括人類自身。唯有攜手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,才能在這場深刻的生態(tài)變革中,守住地球生命的共同家園。
 
【版權聲明】本網為公益類網站,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,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,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、研究或欣賞之用,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,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(QQ:51999076)。

省區(qū)市分站:(各省/自治區(qū)/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,碳市場,碳平臺)

華北【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石家莊保定、山西太原、內蒙】東北【黑龍江哈爾濱、吉林長春、遼寧沈陽】 華中【湖北武漢、湖南長沙、河南鄭州】
華東【上海、山東濟南、江蘇南京、安徽合肥、江西南昌、浙江溫州、福建廈門】 華南【廣東廣州深圳、廣西南寧、海南海口】【香港,澳門,臺灣】
西北【陜西西安、甘肅蘭州、寧夏銀川、新疆烏魯木齊、青海西寧】西南【重慶、四川成都、貴州貴陽、云南昆明、西藏拉薩】
關于我們|商務洽談|廣告服務|免責聲明 |隱私權政策 |版權聲明 |聯(lián)系我們|網站地圖
批準單位: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? 指導單位:發(fā)改委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(huán)境能源交易所
電話:13001194286
Copyright@2014 tanpaifang.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
國家工信部備案/許可證編號京ICP備2024055651號-1
中國碳交易QQ群:?6群碳交易—中國碳市場??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